中国专家创新研究:物联网技术助力慢阻肺患者管理迈向精准智慧医疗新时代
分类:他说
日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伴随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的患者中,病情更加复杂,频繁住院的比例较高,且死亡率也显著增加。近日,中国医学专家开展了一项研究,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家庭无创通气患者的居家管理,有望改善这一现状。
这项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及清华大学医学院的专家联合进行,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上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研究显示,物联网慢病管理平台对使用家庭无创通气的COPD患者进行远程监测,能够实时获取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以及设备使用情况,从而实现及时干预。
![](http://m.zhidian.ltd/zb_users/upload/2025/02/202502081738966035809704.png)
在为期一年的随机对照研究中,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无创通气管理组患者在身体功能、呼吸症状、伴随症状和睡眠质量等方面均显著改善。相关数据显示,物联网组的急性加重再入院率为34.3%,而常规管理组则高达56.0%。这意味着物联网技术在管理COPD患者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有效降低了再入院的风险。
此外,研究团队创建的远程呼吸慢病数据管理平台不仅整合了患者病情信息、使用数据以及随访情况等,还可以实时更新数据,自动分析处理,生成医疗报告提供给医疗管理团队。这一创新的管理方式,使得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更为高效,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然而,尽管研究结果令人鼓舞,医学界仍需解决家庭无创通气的随访及延续性管理等实际问题,以进一步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关问题:
1. 如何评估物联网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中的有效性?
2. 物联网平台如何帮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 当前COPD患者在家庭无创通气治疗中面临哪些主要挑战?